理由:我只做上升阶段中的股票,我做过很多超跌反弹的操作,也学习过很多技术,但是基本被证明是低效的,用的越多,就越知道逆势做股票的难度。
理由:我只做年线上的股票。年线是中长线资金介入与否的分水岭,关系到个股有没有稳定的锁仓筹码。在实际操盘中,大主力针对一只个股的拉升计划,90%的可能只会在年线、成交量:个股近期(近一个月)的成交量是不是有过活跃的迹象,有没有出现过多次的倍阳?
理由:分时规律拉升(一天至少两波),说明了资金进攻的组织性,往往后续动作会比较大。尤其是如果没有消息刺激状态下,个股起来的,那就更要注意。 分时从来都无序的,抽抽性的股票,不看。
①涨价概念,业绩改善。比如说因为供需关系改善,导致涨价,中线有信心拿的(比如年初煤炭,近期的铜箔概念)
②事件潜伏:再比如说十月份诺贝尔要出来,我现在埋伏跟瘦素有关系的个股,就等诺贝尔颁布时的脉冲。或者知道下个月要开一个什么重要的会议,我提前埋伏,都可以。
③炒作惯例:等三季报出来时,利用三季报主力建仓不方便的逻辑做个中线主力,这都是有被以往事明的逻辑支撑的。
理由:不突破不买入,没压力了才好干活,上方阻力区域重重的个股,不买。股票上涨也像打怪兽过关,怪兽少,自然过关也容易。
因为收集筹码多,资金往往以数千万元计,所以收集时间比较长。在线图上,往往会见到庄家收集的痕迹,主要表现在:在接近底部时大市继续下跌而该股不再下跌;大市盘整时,它却盘升,成交温和放大。
这是因为中线庄家吸筹较多,易于拉动股价,而且正因为吸筹较多,将来出货也难故而必须要有较大升幅,才能将来出货时价格下跌而还有相当盈利。
③往往采取波段式操作,因为要有较大升幅,因而每升一段要充分洗盘,让散户手中部分筹码换手,当然,洗盘又不致上升趋势线。
④ 中线操作必须有一个良好的炒作题材,以便庄家拉抬时师出有名,比如业绩题材,送配股题材,购并题材,资产重组题材等。中线庄家往往借助处于朦胧状态的题 材,采取大涨小回的方式拉抬,并运用技术面如阻力位、支撑位、移动平均线、等操作,这种操作方式,由于符合技术走势,因此比较容易获得认同。
由于手中筹码多,派发时间自然比较长,而且,由于持筹成本低,拉高幅度大,因此,庄家不但高位派发,中位甚至低位也仍然派发。
②观察到庄家开始派发,即使跌幅较大,也不要接货,因为庄家的派发很可能还可以往下继续一段时间;
③如果察觉庄家行为已晚,庄家已拉了两个以上波段,最好不要再吃入,因为这时盈利可能幅度不大,而大亏的风险则不小。
技术指标作为一种参考工具,在不同的人眼中会有不同的研判结果,投资者不应该以单一项指标的讯号而对行情作出绝对的判断,指标只是起辅助作用而非绝对谭凯的妻子作用。只有对多种指标进行综合比较和判断后,才能够在更加符合客观现实的基础上,得出相对的准确结论。
从整体上来讲,成交量的形态无非是缩量和放量,而放量通常还可以分为突放巨量、温和放量等,下面我们来认识几种成交量的形态。
缩量是指市场成交清淡,多数投资者对市场后期走势十分认同,意见十分一致。通常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投资者都看淡后市,造成只有人卖,却没有人买,所以急剧缩量;第二种情况是投资者都看好后市,只有人买,却没有人卖,所以又急剧缩量。缩量一般发生在趋势的中期,大家都对后市走势十分认同,当遇到下跌缩量,就应出局,等量缩到一定程度,开始放量上攻时再买入。同样,遇到上涨缩量时就应买进,持股待涨,等股价上冲乏力,有巨量放出的时候再卖出。如图1-5所示。
放量一般发生在市场趋势发生转折时的转折点处,市场各方力量对后市分歧逐渐加大:一部分投资者看空后市的同时,另一部分投资者却对后市看多;一些投资者纷纷抛售的同时,另一部分投资者却在大手笔吸纳。如图1-6所示。不过,相对于缩量来讲放量的真实性并不可靠,因为这个量完全可以由庄家自买自卖产生。作为投资者,要学会结合不同的指标以及股价相对的价位进行分析。只要分析透了主力的用意,就可以灵活应对。
突放巨量可以发生在任何阶段,在上涨过程中的突放巨量通常表明多方的力量已使用殆尽,后市继续上涨将很困难;而下跌过程中突放巨量一般多为空方力量的最后一次集中,后市继续深跌的可能性很小,短线的反弹可能就在眼前了;如果遇到逆势突然放量,在市场一片喊空声之时放量上攻,这类个股往往昙花一现只有一两天的行情,随后反而加速下跌,使许多在放量上攻当天追高的投资者被套牢,而如果是突破某一重要形态的放量,则往往说明形态成立,后市将沿着形态固有的发展趋势进行。
如图1-7所示的旗滨集团,在一段时期的下跌之后,收出一根长下影线,次日便突放巨量,连续上穿均线,接着成交量依然保持放量的状态,这说明股价探底成功,即将开始新一轮的涨势。
温和放量是指个股的成交量在前期持续低迷之后,突然出现一个类似“山形”的连续温和放量形态。个股出现这种情况一般表明有实力资金在介入,个股在底部出现温和放量之后,股价会随量上升,量缩时股价会适当调整。调整持续一段时间后,股价的上涨会逐步加快。投资者需要注意的是,当股价温和放量上扬之后,其调整幅度不宜低于放量前期的低点,因为调整如果低过了主力建仓的成本区,说明市场的抛压还是很大,后市调整的可能性就较大。成交量温和放大的直观特征就是量柱顶点的连线呈现平滑的抛物线形上升,线无剧烈的拐点。换手率应该在3%~5%。温和放大的原因是随着吸筹的延续,外部筹码日益稀少,从而使股票价格逐步上升,但因为是主力有意识地吸筹,所以在其刻意调控之下,股价和成交量都被在一个温和变化的水平,以防止引起市场的关注。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温和放量有着完全不同的技术意义,其中在相对低位和长期地量后出现的温和放量才是最有技术意义的。温和放量有可能是长线主力的试探性建仓行为,所以虽然也许会在之后出现一波上涨行情,但一般还是会走出回调洗盘的走势。
成交量也有形态,当成交量构筑圆弧底,而股价也形成圆弧底时,往往表明该股后市将出现较大的上涨机会。无论怎样,成交量只是影响市场的几大要素之一。市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投资者绝不可把它们分开来看,只有综合分析、综合判断,得出的结论才会更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