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养的好不好,靠的施肥,很多花对施肥都不太了解,特别是后期追肥,基本上是一盆花养到死。连农民伯伯种田都知道,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可见施肥的重要性!不过随着温度越来越高,最近可不太适合施肥了哦!那到底要怎么施,一起来看吧!
追肥与换盆一样,它也是需要讲究条件的,不仅要看季节,还要看植物生长的表现,两者都要兼顾,在该需要用的时候用,就能起到促进生长和开花、结果的作用;反之,盲目追肥,不看条件,容易起反作用,轻则影响生长,导致肥害,重则因此会直接死亡。
一般情况下,气温在15~30度之间是适合追肥的;但当气温持续低于15度或者持续超30度,追肥就要谨慎了,气温过低或过高,追肥后的风险就会增大,容易导致肥害。
1、正常情况下,适宜追肥的情况有生长期(氮肥为主);花蕾期、结果期、球根或宿根植物的花后生长期(磷钾肥为主)。
2、若植物刚刚移栽,处于缓苗恢复的状态,是不要过早给它追肥的,此时追肥反而会帮倒忙,影响它的缓苗恢复。
1、通用方法:对于绝大多数盆栽植物,追肥的时候,将花盆边缘的表土挖开,直接放入肥料,之后盖土浇足透水就可以了。此方法无论是溶于水的,还是难溶于水的,都适合。
2、对于水溶性的肥料,还可以和部分水混合溶解之后,直接对植物叶面喷洒(叶面肥)或者直接溶解在水中,随水直接浇就可以了。
薄肥:就是在没有掌握合适用量的时候,浓度尽量少一些(尽量按包装上说明去做,苗子太小可酌情减少)。
勤施:就是经常追肥的意思,少食多餐对植物生长最有利。但勤也要有个度,连续追肥,至少要间隔一个多星期。不能今天用这个肥,明天用那个肥,追肥太过频繁,长期下去,超过植物的限度,同样也会引起肥害;也不要一次性给它补充太多肥料,之后长期不给,就是喂的过饱,之后长期饿着,这也是不可取的。
1、对于盛花期的植物,这个时期,对水肥、变化都很,一般情况下,对于大部分有规律地开花、结果的植物,在盛花期,基本上是不用追肥的;但是对于常年开花的草花类,如矮牛、天竺葵、石竹、太阳花等,在盛花期照样可以给它追肥。
2、以上讲的追肥方法,适用于盆栽植物,尤其是观察气温情况这一点,一旦气温不合适(太冷或太热),最好不要追肥;但对于地栽植物,对气温的要求就不那么严格,可适当放宽,完全可以看植物生长的情况再确定是否可以追肥。
施肥最好不要在夏、秋季的中午进行,追施叶肥,最好应在下午无太阳光直射或傍晚进行,否则喷淋到叶面的肥料蒸发过快,叶片吸收不充分,而且容易导致阳光灼伤叶片。
养好花,总是避不开要施肥的,但花肥的气味可不好闻。那养花如何避免施肥的难闻气味呢?下面来学学7大除异味的技巧吧。
在给花卉施肥时,注意在所施的液肥里适当滴上几滴米醋,可消除液肥的臭味,因为米醋为弱酸性,可以中和液肥中一些物质所产生的气味。
花农常说“盆浇肥水味浓烈,加点白酒气味灭。”这话很有道理。施肥时在肥中适当加些白酒,可以明显地清除异味。
然后用高压锅加水闷酥,搅成糊状取出,再在里面加入两成细沙或煤渣灰,混拌均匀后,在盛装物上蒙上一层干细土,洒些杀虫剂。
不少养花人都会将各种果皮及青菜叶子收集后放入小缸中,然后加些水及适量的黑矾,让其充分发酵腐熟以后,揭开盖子敞放几天。
用淘米水冲洗酸奶瓶(盒)的洗瓶水及碎蛋壳,然后放在一起沤制7天至10天,就可成为一种养分齐全的花肥,用它浇花肥效高、无臭味。
在施肥前,先减少浇水量,使盆土干燥,然后傍晚时在室外灌施肥料。由于土壤偏干会加快吸收肥液的速度,减少肥液的时间。
因此,待肥液渗入盆土后,可再浇少量清水,把表面残留的肥液均匀冲洗到下部土中,这样可消除肥料的臭味,即使盆土表面仍遗留少量肥料,经过一夜挥发,也可大大减轻异味。
将一些具有较浓臭味的肥料放在容器里密封,待发酵腐烂后,再用清水稀释10倍左右使用。后,在盆钵表面覆盖一层事先准备好的细土,既防止臭味挥发,又能保持肥效。
花卉在休眠期停止或减缓生长,新陈代谢慢,光合作用差,若追施肥料,很快就打破了休眠,引起植株继续生长,这样,会消耗更多的养料而影响来年的开花。
随着花卉植物不断地生长,它的根系也相应地逐步扩展,若在根蔸下施肥,反而不利于充分吸收和利用。因此,应视植株生长的情况,穴施在离根的适当处或盆边,以利根的吸收。
盆花施肥,浓度不可过大或用量太多,否则会造成枯死。一般应掌握“薄肥勤施”的原则,以三分肥七分水为最妥。
如果未经腐熟的肥料,不梦见钱被盗但易于生虫、生蛆,往往散发出臭气而污染,而且遇到水会发酵,植株的根系。
花卉施肥,应将氮、磷、钾配合使用,最好以饼肥、厩肥、堆肥、鸡鸭鸽粪、骨粉、树叶、草木灰等农家肥为主,如单施氮素化肥,容易造成枝叶延长生长期,推迟开花或不开花,或花小色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