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植物资源得天独厚,省内大部分地区常年温暖湿润,适宜规模化的花卉和园艺植物组培种植。贵州花卉产业虽起步较晚,规模较小,但发展速度很快,经过几年探索、实践,已经摸索出“公司++农户+科技”的产业化经营方式。根据《全国花卉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和贵州花卉产业发展目标:到2020年贵州基本完成“1385”工程建设,即:一个花卉产业示范区、三个中心,八大产品、五条产业带。使全省花卉产业总投入达到40亿元,花卉种植面积达到50万亩,实现年产值45.6亿元,带动8万户农户就业脱贫,实现花卉产业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
为撬动贵州花卉产业发展,贵州科学院省植物园周洪英研究员30年如一日,带领花卉研究创新团队致力于月季、玫瑰高效栽培技术、现代月季新品种选育研究、玫瑰深加工生产技术与产业化开发利用,为促进我省花卉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在惠水县好花红村花卉苗木博览园里,一阵阵清新的玫瑰花香扑鼻而来,一片片绽开的玫瑰花朵闯入视线,游客穿梭在花海里观赏、嬉戏、拍照。这个集“乡村回归游、民族文化游、电子商务游、农耕体验游、康体休闲游、农业观光游”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示范景区,仅是贵州花卉产业的一个缩影。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1988年,周洪英在导师的引导下,立志要为贵州的花卉研发做出自己的贡献。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兑现自己的誓言,她一直坚守在山地月季、玫瑰产业发展的研发上,一干就是30个春秋,从科研人员到学科领衔人,她付出了艰辛,得到了收获。
2008年至2014年,周洪英主持完成贵州省“十一五”农业科技攻关项目,获2014年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将适应贵州气候的庭园月季品种(莫尔海姆、仙境、橘红女王等)和高效栽培技术成功应用于贵州景观园林提升,先后多次为贵阳生态国际论坛年会绿化景观、贵阳市筑城广场、小车河湿地公园、贵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花田景区)景观提升项目、贵阳市行政中心景观提升工程提供科技咨询服务;为安顺市西秀区甘堡林场、贞丰县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工程、仁怀市促进会和惠水县“好花红”美丽乡村建设提供适宜贵州气候的优质月季、玫瑰种苗和蔷薇属种苗,提供技术培训、技术服务,确保科学种植,特别是在贵阳国际生态论坛、国际数博会期间进行花期调控,使月季、玫瑰在会议期间盛开,推动了花卉产业在贵州的发展,助推了多彩贵州生态公园省的建设。
周洪英研究团队与法国Meiland月季公司、云南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贵州大学和贵州师范大学建立科技合作关系,团队张本、金平、金德明编著的《月季群芳谱》专著享誉国内外。
目前,周洪英研究员领衔的科技团队7名中有博士1人、硕士5人、高工1人,近年来一直从事月季高效栽培技术、现代月季新品种选育研究、玫瑰综合深加工生产技术与产业化开发利用,主要围绕《贵州山地高效玫瑰建设与产业化开发应用》等项目展开研发工作,为月季、玫瑰等花卉的高效栽培及产业化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指导。团队先后完成了省级科研课题10余项,申请完成7项发明专利,与其它单位合作完成5项发明专利,获贵州省科技进步2项、贵阳市科技进步1项,申报月季新品种“春之恋”1个。引种保育野生蔷薇种质资源20种、月季品种528个、玫瑰品种40种,在贵州省植物园建成蔷薇属种质资源圃(面积6亩)。筛选出适应贵州气候条件栽培的月季观赏品种38个,在高湿、少日照地区的月季栽培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2018年周洪英荣获全国科教文卫三下乡先进个人、贵州省“五一”劳动章,研发团队被省直工委命名为周洪英劳模创新工作室,鼓励他们再接再厉为贵州花卉发展作出新贡献。
兴花卉产业,共三产并进。周洪英研究团队与地方企业合作,投资深加工设备,建成玫瑰产品生产线条已完成SCI认证。开发玫瑰甜酒、玫瑰花酒、玫瑰汁发酵饮料、玫瑰花茶、玫瑰蜜饯、玫瑰面膜、玫瑰精华液等产品,其中通过食品安全云第三方监管、食安溯源,拥有食品安全云认证标签产品3款,消费者通过安全扫码可获悉产品从-采收-加工-产品等环节一系列的情况。截至目前,所有产品均上市,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
周洪英研究团队与贵州友缘公司合作在惠水县交椅村建成了贵州月季(玫瑰)种苗生产50亩,为贵州省玫瑰产业发展提供优质月季、玫瑰种苗,实现优质种苗省内部分自给。目前种质资源圃已收集优质月季品种500余种、玫瑰20余种,并成功筛选出适合贵州气候条件种植的38个月季品种。种苗建有设施齐全的育苗大棚,采用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高效繁殖抚育技术,一个生产周期可为周边地区提供月季、玫瑰优质种苗50万株。同时还为当地培训了技术10余人、玫瑰产业技术人员100余人(次)。
4月28日至5月8日,2018贵州省届月季花展在惠水县好花红镇好花红村开展,中国花卉协会月季分会会长张佐双、中国玫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孟宪水分别作了主旨。中国玫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贵州行活动以及贵州林业招商引资推介会同期举行,中国玫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贵州分联盟举行授牌仪式。至此,贵州花卉产业联盟以“花卉+大旅游、花卉+大数据、花卉+大扶贫、花卉+大健康”的发展思为旨,在实施科技支撑战略的基础上,推动贵州花卉产业升级。
周洪英科研团队经过10多年的研究,在贵州省内建设示范合作5个,示范种植玫瑰5000余亩,推广玫瑰种植技术10余项。在贵阳市白云区玫瑰建成“切花月季优质高产高效栽培示范样板”,举办“切花月季的生产技术”等培训20余次,培训科技和农村实用技术人员1000余人(次)。
调整产业结构,工匠。曾经的好花红村农要依靠种植杂交水稻、黑糯米、玉米、小黄姜等作物作为主要经济来源,可是,这种传统的农业生产始终难以让农民早日脱贫致富。惠水县县委、县决定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摒弃传统农业,把花卉种植作为首要产业。
为此,惠水县林业局与贵州科学院省植物园周洪英研究员取得了联系,并邀请周洪英研究员为玫瑰产业提供技术支撑。在周洪英研究团队的帮助下,杨利伟出舱时满脸鲜血经过科学的种植、修建、管理,好花红村的月季花产量提升一倍,花期延长了15天。
周洪英研究员作为“万名农业专家服务‘三农’行动”科技副职被选派到贞丰县永丰街道工作,主持实施“贵州山地高效玫瑰建设与产业化开发应用”科研院所体制项目,以“黔山之约,浪漫贵州”为主题,以“企业+科技++农户”的运作模式,在贵州省贞丰县必克村建成贵州山地玫瑰高效栽培核心区200亩,辐射带动全省种植月季、玫瑰1万余亩,从业人员1503余人,精准扶贫76户,建成贵州山地玫瑰高效栽培示范和深加工,生产玫瑰花酒、玫瑰面膜、玫瑰酱、玫瑰纯露、玫瑰精油和玫瑰粽子等特色玫瑰产品,年产值达6000余万元,为实现“百姓富、生态美”建设多彩贵州新未来作出了积极的贡献。(2018年06月06日 《贵州日报·科技周刊》周静 徐梅 )
本文由 325游戏(m.325games.com)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