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至3月16日,陈砦花卉在郑州的5个市场陆续复工,即将到来的清明节,是花卉市场复工以来的第一个假期,商户们的经营是否恢复了常态?
4月3日,陈砦花卉大学市场部分商户在接受河南商报记者采访时称,往年3月份能销售十几万元,今年只有几万元。
4月3日上午,位于郑州市淮河的陈砦花卉大学市场门前,齐唰唰地停着若干辆电动车,门前三三两两地消费者正在扫码进场。
进入市场内,只见花店的主人正在修剪枝叶,宠物店有消费者在挑选猫粮狗粮,观赏鱼店里买家和卖家正在商讨价格,服装店里也有人正在试穿春装......一切都欣欣然,仿佛恢复了疫情之前的正常经营。
“目前除了4家儿童用品店还没开工,其他的店基本已全部复工。”4月3日,陈砦花卉大学市场办公室主任陈翔在接受河南商报记者时称,该市场自2015年12月份开业,目前共有商户600多家。
正月初二(1月26日),正在经营中的市场因疫情防控关闭,3月16日复工以来,商户们的经营状态已恢复至平常的七八成。
“复工后的第一个周末,也就是3月21日、22日,我们市场迎来了一波销售小高峰。”陈翔称,疫情期间很多消费需求被压抑着,花卉市场复工后的第一个周末让部分需求得以。
4月4日至6日是今年的清明节假期。但陈翔称,据他了解,目前市场上祭拜亲人用的菊花销量不是很高,订单只有往年的十分之一左右。
张金萍在陈砦花卉大学市场经营鲜切花,她说往年清明节时,提前三天都有人预订花束,今年截至4月3日上午,她还一个订单没接到。
去年清明节时,同样卖鲜切花的李洒请了3个工人来帮忙包花,当时她进了100扎黄白菊花(每扎10枝),清明节时全部卖空。今年形势不好,她自己是3月16日开工的,因为没有客源,4月1日她才让花艺师复工,今年清明节的菊花,也只进了20扎。
“目前只有两个顾客预订。”李洒说,去年一束菊花卖价30元至50元,今年要价20元至30元时,每个进店的顾客还都嫌贵,一定要再砍下去5元,而其实,每束花,他们也只挣3至5元。
陆玥是陈砦花卉大学市场盆栽区的商户。她说,和鲜切花不一样的是,盆花的销售旺季在2、3、4月份,往年时,这3个月,经营得道的商户能净赚30万元。头年12月份至第二年的4月底,5个月的销售量能占全年的80%。像她自己的摊位,去年3月份销售额至少在10万元,今年因为疫情,进账只有一两万元。
“以前进店的客户,顶多有一半砍价的,土豪一点的,手一点‘这个这个这个,我都要了’,今年这样的一个都没碰到。”李洒说,可能是受疫情影响,大家目前手里都紧巴的缘故,所有进店的客户,没有一个不砍价的,即便一把15元的花,也要让便宜5元。
张金萍也表达了同样的感受,她说年前来买花的,几乎都不还价,没想到经过了一场疫情,每个人好像都变得“斤斤计较”起来,原来都买三五十元一束的花,现在一束二三十元,还都嫌贵。
没复工前,2月1日至3月15日,李洒通过朋友圈销售,有了七八千元的进账,如今,市场复工了,她计划着一边继续经营实体店,一边开通抖音、快手,准备在线上拓客。
“疫情给我上了很好的一课,我正在跟隔壁的邻居学习如何在抖音、快手上卖花,希望能多增加一个销售渠道。”李洒说。
在陈砦花卉大学市场卖水草造景的李冰,就是李洒学习快手的“师傅”。李冰开通快手两三年了,目前粉丝有5.8万个,他在快手上教粉丝如何进行水草养护,播放量最高的一次是191万多。他称,自从开通了快手直播,销量增加了20%。
和李洒相比,启动朋友圈销售有点晚,是3月1日开始的,但效果不错,3月份3.8万元的销售额,朋友圈销量占了90%。所以,下一步,她准备加大在朋友圈宣传多肉的力度。
另外,已于近日启动了对店面的,比如让多肉花盆的摆放更有层次感;比如为了给多肉增色,更换效果更好、太阳光更适合的进口补光灯(一个灯就要六七百元);比如从国外进口养育多肉用的土壤。
“人家的店里3个月电费只有几百元,我们店里是1700多元。”说,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她在多肉培育上的投入,每年都有将近10万元,这才换来每月销售十几万元的业绩,以及郑州多家花卉市场唯独她家品种最多、花色最全的客户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