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9月10日前后,孤儿刘菲都会去看望她,她把张老师当妈妈。“老师的手很温暖,我想这可能就是妈妈的感觉。”
刘菲是省孤儿学校春蕾孤儿艺术团舞蹈队的第一批学生,如今已经工作好几年了。有事没事就打电话给张老师,将她当成自己的妈妈。
张老师名叫张丛艳,今年55岁,已在省孤儿学校春蕾孤儿艺术团舞蹈队做了21年舞蹈老师。张丛艳原本是个音乐老师,在地方小学任教,1991年在省孤儿学校任教的丈夫因癌症去世,学校见她带着9岁的女儿生活无依,便将她调到了该校。1993年,学校春蕾艺术团成立,缺一个舞蹈老师,领导让她兼任。她没有,在接下来的6年里兼任音乐老师和舞蹈老师。
最难的是她要从头学习舞蹈。为了将舞蹈队办起来,35岁的张丛艳利用休息时间找专业老师学习舞蹈,从书本上、电视上学一些基本功。“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真挺难的,孩子们都没有基础,学校也没有设施。”张丛艳说,那时候学校只有一张白色的大桌子,孩子们就利用它压腿等基本功。有音乐基础,学习舞蹈并不算太难,难的还是将各个舞蹈动作做到位。“只有自己学会了,才能教孩子们呀!”张丛艳说,像她这么大岁数才开始学舞蹈的太少见了。
摸爬滚打,不知经历了多少困难,舞蹈课能顺利上了,张丛艳还学会了编舞。随着孩子们演出机会的增多,新的问题出现了——化妆。有时候去表演节目,会有化妆师帮着化妆,但大多数时间都要张丛艳自己搞定。有一次去省参加演出,为了跟化妆师学化妆,她跟人家商量,这么多孩子有个人帮忙化得能快点儿。于是,她一边帮忙打底妆,一边看化妆师怎么化,用的是什么笔、是怎么用力的……“刚开始不会化妆,给孩子们化得可难看了,不是脸蛋太红,就是眉毛太粗。”张丛艳说,经过这么多年的磨练,她现在已经可以在两个小时内为队里50多个孩子化好妆了。
2006年是学校50周年,孩子们欢天喜地特别准备了一台演出,舞蹈队准备了9个舞蹈节目,张丛艳在一个小品中还有角色要出演,艰巨的任务压到了她身上。为了工作,她错过了老母亲农历七月初七的生日。张丛艳是一名非常孝顺的女儿,老母亲家在市,无论工作多忙,每隔半个月她都会回家陪老母亲几天,帮她洗洗衣服、洗洗澡。
但就在她准备节目排练最忙的时候,老母亲因糖尿病并发症入院了,她没能抽出时间回家陪老母亲,感觉非常歉疚。节目好不容易排得差不多了,老母亲却出院了,跟学校请假,她立即赶回老母亲家,然而她不曾想过的是,就在她陪老母亲的第五天,老母亲突然高烧,送医院抢救两个小时后,老母亲去世了。
这对于她无异于,忍着伤痛,她没有哭。为母亲守孝7天后,她回到工作岗位,此时距离演出时间只剩10天,学校不少领导都担心她,问她身体能不能撑得住。“不行也得行!”张丛艳说,她当时内心就这一个,因为舞蹈队这摊活儿没人能替得了。巨大的压力让她整宿失眠,饭也吃不下,再婚的丈夫非常担心她的身体。但她以惊人的挺了下来,舞蹈队完美地完成了9个舞蹈表演,张丛艳个人在小品中本色出演了一位孤儿学校的教师,为这场演出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孤儿学校这么多年,最大的感触是孩子们的生活状况越来越好了!”张丛艳说,这几年开始,学校陆陆续续有孩子考上了大学,她知道这个消息比谁都高兴。
“我跟孩子们说,大家都好好学习,考上大学了老师每人励200元。”这200元是张丛艳自己掏腰包给孩子们的。她说,平时她对孩子们非常严,凡是她舞蹈队的学生必须做好作业后再来练舞蹈,经常有班主任说哪个孩子作业没完成,张老师就到学生班里看着孩子业。
“可能因为这些孩子从小身边没有父母,所以特别懂事,自理能力也很强。虽然我平时对他们很严格,但毕了业,他们总会回来看我。”张丛艳说,前几个月有一个已经工作了两年的学生周东玲回学校看她,跟她聊起参加了参军加试,前几项考试总名次排在第三,只剩下最后一项技能技巧考试,她非常紧张。张丛艳说:“那你怕什么,你从小学一年级就跟老师学转手绢,就给他们表演这个!”于是,她陪着周东玲练了两天。周东玲再来学校激动地告诉张老师,她因为这项考试考得好,取得了第一的好名次。张丛艳提起那时的情景,依然很激动,她流着眼泪告诉记者:“我知道这个消息后,比我女儿考上了大学还兴奋!”
1995年至今,春蕾孤儿艺术团先后九次应国家民政部邀请进京演出。2012年,他们应邀到澳门参加“情系吉澳川 六一儿童节文艺演出”,大家都非常珍惜这个走出去展示自己的机会。接到邀请后,张丛艳本不想带队,因为她年纪大了,而且长期失眠困扰着她,但学校领导一做工作,她便积极地接受了任务。“带孩子出门责任大呀,21个孩子必须眼睁睁地盯着不能出一点差错。”张丛艳说。
21个孩子在场上表演,从舞蹈艺术性到孩子的表情动作都让在场的观众非常和。而在后台,陪同一起去的民政部领导和该校刘校长泪湿了眼眶,孩子在台上表演,张丛艳在舞台偏口一边跟着做动作一边不断地指着自己的脸微笑,“孩子太小了,经常记住动作忘了表情。”她说。
“我现在眼睛花了,有时排练时看不清是哪个孩子动作错了,但我隐约能分出是第几排第几个,就得前去,指导动作。”多年的经验,让张丛艳对每个孩子每个舞蹈动作了如指掌。这两年,学校来了好几位专业的舞蹈老师,张丛艳肩上的担子大大减轻了。年轻老师都非常尊敬她,虽然她们业务素质较强,但大家心里清楚,论爱心论耐心,谁也比不上张老师。年轻老师都以张老师为榜样,会将孤儿教育事业延续下去。刘彻最爱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