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见和死去的亲人说话”相关要求的重要举措;是深化人才强市主战略,实施“一号工程”的有力抓手;是整合全市人才服务项目,提升我市人才服务能力和管理现代化水平的有效途径;是人才知晓政策、便捷申报、及时兑付,增强人才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窗口。平台
根据《芜湖市委印发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推进人才优先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芜市发〔2017〕6号)等文件,由市委组织部(市人才办)组织协调、市人社局具体组织实施平台建设。平台建设的目的是充分整合全市各类服务资源,以人才需求为导向,通过流程再造、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压缩办理时限,提升办事体验,推进人才事项通办、快办、好办。平台聚焦高层次人才服务,以组织部、人社部门实施的人才服务项目为主线,建立全市统一的高层次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就业创业人才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平台建设分二期进行,一期聚焦高层次人才,实现各项政策查询兑现、人才服务项目快捷办理,二期建成其他人社职能服务人才的项目及其他部门的人才拓展业务。
平台一期建设从初步立项,到达到上线标准,历时半年之久,开辟了“基础平台”、“应用平台(前台)”、“管理平台(后台)”三大平台。平台一期功能建成后,我局积极协调大数据中心为未安装政务专网的单位铺设专线,保障人才信息安全,协调市住建局、市教育局、市卫健委等单位开展多轮测试,各项功能运行较为流畅,平台移动端也已同步建成。
1.实现人才政策一“站”查,开设政策智能匹配功能,系统根据个人输入的关键信息自动匹配人才来芜可享受的政策,使各类人才能够快速、直观了解芜湖市人才相关政策。对有意向来芜的人才起到宣传吸引人才的作用,并让其留下求职意向和联系方式,为其提供服务,吸引人才来芜发展,对已在芜就业创业的人才,提高人才自身政策知晓度,便于弄清弄懂用好用活政策,实现外部引才与内部留才的有机结合。
2.实现人才补贴一“站”领,通过建立应用平台,开设引进高层次人才资金补贴申报、人才安居保障补助、博士后设站补贴、在站博士后生活补贴申报等功能,深层次共享信息,与全市大数据平台对接,对能够抓取的住房、社保、婚姻、学历验证等信息无需企业、个人提供,线上一站式办理,实现全流程闭环管理,为企业、人才提供便利服务。同时通过系统自动查重,避免重复享受政策,提高了人才政策兑现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如人才安居保障补助,也就是大家经常说到的大学生安家补助,打破了以往的纸质受理和个人多部门辗转报送材料,实现了一网办理、一机办理,个人只需要在电脑或者移动客户端上提交申请,上传相应材料,就可以全程网办,随时查看办理状态,了解办理进度。
3.实现人才服务一“站”办,整合卫生、教育、、住建、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人才服务事项,实现一网对外,人才只需在网站上提交需求,即可享受子女入学、医疗保健、设立公司、个税减免等10项生活、工作事项的服务,实现人才“一次不用跑”、“全程不操心”,使企业、人才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打造暖心留人的人才服务。
4.实现人才分析一“站”明,微观层面建立人才画像,智能匹配人才与项目、人才与岗位,助推用才效率,宏观层面绘制人才地图,展现人才分布和流动情况,以便掌握人才局势,为科学制定人才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5.实现人才考核一“站”显,设置用户评价环节,每个业务办理后用户都可反馈评价,反映人才服务的质量、态度,同时通过平台实现工作管理、过程推进、督查督办等流程的全面信息化,反映人才服务办理的效率,将人才服务工作以量化指标体现,实时掌握芜湖市人才工作动态,实现人才工作信息化监管、人才考核指标化。
一是持续多渠道、多层次面向社会宣介市人才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力争使更多的人才了解、使用该平台,营造全社会创新创业良好,更好地聚集人才,服务人才,管理人才;二是开展全市平台操作培训会,面向市直、县市区人才经办部门、用人单位HR开展培训,使经办人员熟练掌握平台使用方法,设定三个月平台试运行期,原人才服务办法同步运行,及时对平台运行中发现的问题补缺补强,确保平台正常运转,人才服务事项衔接有序;三是大力推进平台二期建设,升级现有服务功能,拓展服务内容,按照二期规划,完善各项就业人才、专技人才、技能人才服务事项,覆盖人社职能服务的各类人才,探索一网通办,加强与其他各类人才服务单位沟通对接,探索将全市人才服务项目纳入平台,逐步拓展平台应用范围,使人才工作信息化、链条化运行,并在补链、强链上狠下功夫,为芜湖加快打造“四个名城”、奋力实现“四个走在前列”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感谢各位朋友长期以来对我市人社工作的关注和支持,同时也希望各位对市人才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进行广泛、深入宣传,对服务应用效果进行报道,积极反馈人才使用过程中的问题,为我们后续建设工作提出意见。让我们共同努力,推动我市人才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