痦子的位置与命运海量信息、高速舆情、百变的5G时代,如何打造一支敢于发声、善于发声的新闻发言人队伍?12月15日,由武汉市委宣传部(市人民新闻办公室)主办、长江日报报业集团承办的2020年武汉市新闻发言人培训班开班。
“讲好武汉故事,武汉市对于新闻发言人制度的重视是史无前例的。”12月15日上午,市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为培训班开明义。
当天上午,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培训学院院长、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董关鹏,以《5G全时代,重大公共突发事件处置与引导之新平台+新战略+新标配》为题,为参训的全市各区、各系统的近200名发言人梳理了5G全时代工作面临的新挑战,对5G全时代的重大公共突发事件舆情处置案例进行了解析,并系统介绍了5G全时代的引导、舆情处置工作的原则和方法。
“武汉长什么样,各位发言人来决定”、“一个城市新闻发布的细节可以看出对人民的态度”、“在暂时的质疑声中保持定力和自信”、“用海量的事实来挤压、包围、对冲、淹没”……3个小时的讲课中,董关鹏教授“金句”频出,多次赢得们掌声。
董关鹏结合今年上半年参与新冠肺炎疫情引导的亲身实践,详细讲述了业务部门起草、法务专家修改、专家润色、主要领导签发的舆情应急处理口径生成“四步法”,“移动式”发布、“碎片化”发布、“滚动式”发布、“确认式”发布、“交互式”发布、“式”发布的全新闻发布6大基本要求,以及抢先发布时间轴、及时搭建逻辑塔、适时提供链的引导内容决胜3要素等5G全时代重大公共突发事件处置的引导工作方法。
董关鹏教授认为,5G时代给宣传工作带来了很多新的挑战,各级部门应紧跟新时代规律的变化,配齐一网、一端、三微和发言人团队,以人民为中心,及时回应关切。
参加2020年武汉市新闻发言人培训班的们,分成多个组轮流上台,模拟演练了4场新闻发布会。
此次模拟演练分别以采暖、交通、教育等民生话题为新闻发布内容,“记者”现场给予配合。发布会现场,“记者”的犀利提问与“发言人”的精彩回答引人注目。
模拟演练结束后,华中师范大学新闻学院(大数据与应急管理研究中心)副院长喻发胜教授、长江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刘洪波、长江日报评论部主任刘敏等嘉宾对各组演练情况逐一进行了点评。
嘉宾们对参与“演习”的新闻发言人的表现打分,尤其是对于共性的不足进行了提醒:在新闻发言会前要事先做好充分准备;在新闻发布会中用事实和数据说话,回答问题时语言要生动等。
点评嘉宾还强调了新闻发言人如何控制说话的节奏等操作性的细节问题,令在座的新闻发言人频频点头。
据了解,此次演练旨在进一步提升全市各区、各系统新闻发言人的业务能力,推动我市新闻发布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16日,长江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刘洪波讲授了《疫情后期超大城市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声应有的高度、力度、温度》,华中师范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喻发胜教授讲授了《危机与决策 全时代突发事件与网络舆情的应对》,还举行3场突发事件新闻发布会实操模拟。
会后,参会们纷纷表示,培训内容干货满满、收获颇丰,模拟演练让大家都走到了台前,理论与实践结合,精准有序,自己在今后发布新闻时更有信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