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器官捐献,感觉我爱人能在他人身上继续活下去。”11月15日上午,罗珍(化名)的器官及遗体在贵州省人民医院完成捐献,罗珍的丈夫莫勇(化名)希望妻子捐献的器官,能让有需要的患者重获新生,让妻子的生命以此得到延续。
11月1日,家住贵定的51岁小学教师罗珍突发脑出血被紧急送医,并于11月6日被转入省医ICU。
自发病以来,罗珍的病情持续恶化且昏迷。看着躺在病床上的妻子,莫勇知道,如果出现什么意外,她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在去世后进器官捐献。“我们受到‘贵定榜样’、抗战老兵晁立功去世后进行遗体捐献的影响,也希望能进行遗体捐献,献出一份爱心,救护更多的人。”
莫勇与妻子两人都是器官捐献志愿者,但进行遗体捐献仍需征得其他家属的同意。于是莫勇向女儿小琳提出了捐献遗体的想法,小琳对此表示同意:“因为我知道母亲她最大的心愿就是要帮助更多人,希望能为医学科学事业做出一点贡献。”
在征得所有直系亲属同意后,莫勇在省医OPO器官捐献协调员及贵州省红十字会器官捐献协调员指导下签订了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登记表。
11月15日上午07:41,罗珍经抢救无效死亡。在举行了简短的捐赠仪式后,罗珍的肝脏、双肾、眼角膜及遗体被成功捐献,她的器官将由器官分配系统进行分配并将尽快完成移植,遗体将被捐献给贵州医科大学用于医学科学的教学与研究。
不仅如此,莫勇与家人还决定,将节省下来的购买墓地等丧葬费用中的一部分,捐献给罗珍生前任教的贵定县昌明实验小学及另外3所小学,为贫困学子购买文具、书本。
据了解,罗珍是2019年省医的第47例捐献者。自2013年6月份贵州省启动人体器官捐献工作以来,全省已成功完成捐献327例,捐献大器官950余个。仅在2019年,全省已完成捐献107例,大器官捐献310余个。
近年来,人们对于人体器官捐献的认识及意愿正在逐步提高。据统计,贵州省人体器官捐献报名登记共17823人,其中2019年报名登记的有13694人。尽管如此,目前供需比例仅为1:30,仍有很多患者正因器官衰竭而失去生命,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关注和支持器官支持事业。有需要的市民可拨打相关咨询电线。(记者 李曜)云南迷人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