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北武汉三环科技园
  • 电话:159116031100
  • 传真:027-68834628
  • 邮箱:mmheng@foxmail.com
  •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花语介绍
  • 今天清凉峰这场小别离 6头华南梅花鹿首次野外放归
  •   四川挖出50米大蟒蛇杭州临安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区内的千顷塘区域,有一群——野生华南梅花鹿,在这里栖息、繁衍。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区是以野生华南梅花鹿为主要对象的自然区,区内分布着我国最东南端、遗传多样性最丰富的华南梅花鹿种群,具有较高的科研和经济价值。

      华南梅花鹿是国家一级重点野生动物,被IUCN红色名录列为濒危级,目前仅分布于浙江西北部、安徽南部和江西东北部的零星区域内。由于栖息片段化、适宜栖息地范围缩小以及人为干扰等原因,华南梅花鹿种群数量不断下降,分布范围也不断缩小。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区千顷塘站章叔岩介绍,为了确定合适的群体,工作人员将梅花鹿“”到指定区域内,遇到全是公鹿或者母鹿不合适的情况,便反复让鹿进出,自然筛选,直到年龄、性别基本合适的群体出现时,才将这个空间的门关闭。

      “我们为梅花鹿请了杭州动物园十分有经验的麻醉师,并在运输的车上装了软布,万一梅花鹿醒了焦躁,也不会受伤。”章叔岩说。

      “这里有低矮的灌丛,丰富的供梅花鹿吃的食物,而且人迹罕至,适合这些容易被惊吓到的精灵们。”

      “早上专家们进去观察过粪便、身体状况,发觉它们适应良好,适合进行野放。时机成熟了,才选择了今天进行野外放归。”

      2017年,在浙江省林业局的组织下,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区管理局开展实施了“浙江省濒危华南梅花鹿抢救性项目”。

      在项目技术支撑单位中国计量大学、青海大学、安徽大学等专家团队的指导下,项目组相继开展了华南梅花鹿野生种群监测、栖息地选择与适宜性分析、繁育试验场内华南梅花鹿谱系分析与遗传学研究、寄生虫学调查以及拟放归地选择及栖息地调查评估等研究工作,为华南梅花鹿野外放归奠定了基础。

      根据项目实施内容结合实际情况,项目组经过调查分析选择了适合华南梅花鹿野外放归的实施地点昌化林场毛山林区和千顷塘区域作为首次放归试验的区域,从60来头半生态圈养的华南梅花鹿中挑选了16-26头放归野外(其中毛山林区6头、千顷塘10-20头)。今天的6头华南梅花鹿是第一批。

      清凉峰国家级自然区千顷塘站章叔岩告诉记者,这6头梅花鹿是随机挑选的,其中2头成年公鹿、1头成年母鹿、3头亚成体。

      11月11日,这六头梅花鹿经麻醉后运至清凉峰国家级自然区管理局下属的昌化林场公益林管理站毛山林区。“这是浙江清凉峰华南梅花鹿的首次野外放归,为的是在合适的区域内扩大梅花鹿的种群。其中3头梅花鹿身上安装了无线电项圈,可以记录下它们的生活轨迹,这对华南梅花鹿的研究和繁殖都有帮助。”章叔岩说。

      为做好本次华南梅花鹿野外放归工作,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区管理局为本次野外放归试验已做好充分的准备。

      2018年12月开始,工作人员就拟野生放归地进行了社区调查,在获得当地居民对华南梅花鹿野外放归工作积极支持态度的基础上,2019年10月11日,编制的《浙江省华南梅花鹿野外放归方案可行性论证报告》顺利通过专家论证。

      2019年10月15日至25日,工作人员先后在华南梅花鹿放归地毛山林区周边社区开展走访宣传、禁猎通告,告知华南梅花鹿野放事项,营造野生动植物氛围。

      11月11日,项目组团队对观察适宜野放的6头华南梅花鹿实施,并开展形态测量、体表寄生虫检查、样品采集、个体标记、转移毛山野放围栏等工作,其中的3头佩戴了野生动物追踪项圈,并进行定期观察和管理。

      11月13日,区向浙江省林业局提出《关于要求对清凉峰自然区进行华南梅花鹿野外放归试验的请示》。

      11月29日,浙江省林业局进行了批复,同意开展华南梅花鹿野外放归试验,并要求做好放归后的监测评估工作。

      11月25日至30日,项目组在野放周边林区进一步开展宣传走访,组织护林员开展巡山清理柴吊、铁夹,同时对野放区域的巡护人员进行华南梅花鹿监测和投食等专业技术培训,进一步做好野放前准备工作。

      

币安app官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