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石垭子村漫山遍野的芍药花让游人沉醉;夏天,高屋村婀娜的荷花清香扑鼻;秋天,银冯村五颜六色的菊花汇成花的海洋。芍药、荷花、菊花从花语里讲都是“情花”,这三朵“情花”与拱桥村的百草园、船形村的山野美景串在一起,形成了中江县集凤镇“一环三区多点”一、三产业互动的总体经济发展布局,也是中江县“四好幸福美丽新村示范带”建设的标榜。
据介绍,按照省委提出“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和市委提出的“三讲、三爱、两进步”的,以及中江县委制定的建设“四好幸福美丽新村示范带”的要求,集凤镇高度重视,认真规划,精心组织,使“四好幸福美丽新村示范带”建设整体推进。并抓住建设“德阳国际建康谷”机遇,努力构建了“一、三产业互动,产村相融、农旅融a型血女人的性格合”的经济发展格局,以“四好示范带”建设,加快全面奔小康步伐。
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初,集凤镇按照建设“四好”示范带的要求,围绕特色产业,以该镇石垭子村、银冯村、高屋村、拱桥村、船形村和集凤场镇,形成“一环三区多点”一、三产业互动总体经济发展布局;农旅结合,景观景点连片连线发展,对“四好示范带”进行总体规划设计;深入所辖村社广泛听取干部群众对设计方案的意见和,先后三次请县上领导及相关部门对“四好”建设总体方案汇审,完成了“四好美丽新村示范带”总体规划。
规划形成产村相融,历史文化、教文化、康养长寿文化相融,景点、景观连线,一、三产业互动,农旅结合的经济发展格局,加快芍药谷景区提档升级,推进龙泉山生态观光旅游发展,确保示范带整体于2018年在全县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集凤镇“四好美丽新村示范带”规划建设项目共25个,目前已推进实施19个。完成了石垭子整治工程项目建设,恢复烟包山、马、景点古驿道3公里,建观景平台3处、观光亭7个、景观长廊1处、“情花广场”1个、旅游厕所2处、污水处理设施1套、旅游步道1.5公里、生态停车场3000平方米、完善景区标识标牌。
此外,还完成了拱桥村群众服务中心和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试点一期民居风貌打造工程,规划启动实施以中药材为重点的“百草园”和第二期居民房屋风貌打造。规划建成了高屋村千亩莲藕,2016年完成土地整形,栽植莲藕600亩。
9月6日,记者一走进集凤镇高屋村就被阵阵荷花清香所吸引,这里600亩夏荷满眼碧绿,花香四溢。它们有的是亭亭玉立的花骨朵、有的正极力怒放盛开、有的已形成莲蓬结了莲子,错落有致的荷花美景吸引着远道而来的游客忘情拍照留念。
集凤镇党委田明阔介绍,高屋村的荷花只是集凤镇“三朵情花”助力“四好”美丽新村建设工程其中的一朵,石垭子村的芍药、银冯村的菊花种植都已形成规模。
据悉,芍药花的花语有着“情有所钟,依依惜别,难舍难分,真诚不变”的喻义;荷花的花语有着“清白、和”的喻义;菊花的花语有着“、高洁、我爱你”等喻义。为此,集凤镇还特意在村落景点连接处建起了一个2100平方米的“情花广场”。
产业是带动新村建设的关键一环,集凤镇充分发挥农村专业合作社的示范引领作用,推进全镇以芍药为重点的特色中医药产业快速发展。2016年全镇芍药种植达到13000余亩。搞好特色产业集约化经营见到成效。石垭中药材专业合作社集中流转土地542亩,建成200亩“芍药产业示范园”,引进观赏牡丹品种20余个,观赏菊花品种30余个,建起了“观赏牡丹园”和“菊花观光园”,延伸了农业观光时间,确保芍药谷景区可持续发展。
与此同时,药农科学有序地进行了芍药鲜花销售,做到种植增收和旅游增收两不误,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
为了加快旅游发展,集凤镇发挥芍药特色产业优势,以花为媒,加快乡村旅游发展。并开发利用赏花节保洁、文明、守花护花、停车管理等公益岗位,解决了贫困户就业,增加了贫困户收入,达到了以旅游助贫攻坚的效果。
2013年至今,集凤镇已连续成功举办五届“芍药赏花节”,累计接待游客158万余人次,拉动旅游消费1.7亿余元。
今年秋天,集凤镇将举办为期60天的“观赏菊展”。届时,栽植近30个品种100余亩的成片“观赏菊花”与满山遍野的山菊将争相斗艳,为游客献上一席“秋菊盛宴”。(记者叶斌通讯员蒋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