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北武汉三环科技园
  • 电话:159116031100
  • 传真:027-68834628
  • 邮箱:mmheng@foxmail.com
  •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花语介绍
  • 花语+书香和春天更配!让学生爱上阅读这些班主任有妙招儿!
  •   博尔赫斯说,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我想,每一所学校,每一间教室都应该是天堂。虽然很多时候我们不能改变,但只要有一颗炽热的教育心,有一份的教育情,我们一定会尽己所能与学生一起把教室打造成我们喜欢的天堂的模样:有书香、有花语,有一群爱读书的孩子。

      第一次班会,我,深情地对孩子们说:能走进这所学校,能坐在这里,你们已经证明自己足够优秀。但我更期待每一个同学都能从优秀卓越!如何实现呢?爱上读书!你桌子上的书是老师用稿费买来的!稿费从哪里来?读书带来的!写作带来的!腹有诗书气自华。从今天开始,每学期老师都会送你一本书!

      没有书架,我把废弃的仪器柜捡过来,认真擦洗,置于教室一角的小小的图书角就落成了。我顺势引导: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卓越三班!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愿景--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步一步从优秀卓越,男孩子要成为谦谦君子,女孩子要成为优雅淑女!我伸出大拇指说:那就让我们踏上阅读的快车,一起出发!

      家长群里,分享石榴树的《爸爸哪儿也不去》、分享韩素静老师陪伴儿子成长的故事、分享自家儿子读书成长的历程。于是,我听到看到最多的留言是:张老师推荐几本书吧!特别是我们班罗甲桂和戴冰琪的妈妈,更是推崇不已。在师生同心、家校携手的过程中,书香班级、图书天堂向我们款款走来。

      我们学校开设了一节阅读课,且与活动并行,也就是说学生有活动时,阅读课就形同虚设。如何阅读的时效性,实现真正的阅读呢?我给学生讲述我读书的故事:查寝后的半小时、旅行途中、茶余饭后,我都会阅读,书就放在床头背包,触手可及的地方。是读书成就了老师,是读书让老师长成了你们喜欢的模样。请问:时间从哪里来?挤出来的!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接着,我又给孩子们算了一笔账:每分钟读500字,10分钟呢?5000字!每天10分钟,一周呢?35000字!一个月呢?14万字!孩子们惊叹!对!14万字!也就是说我们一个月至少能读一本书。当时间意识被激发出来以后,我们的阅读时间和阅读形式都不成问题了。我们班每周一三五的早读前10分钟是经典时间,午自习的前10分钟是午读时光。周三下午第四节若没有活动我们就开展师生共读一本书活动。

      周末,更是我们惬意的时候,抛开手机、离开鼠标,捧起最爱的书,时间、地点、姿势,均由自己来定。可以卧在沙发里,躺在小床上,坐在书桌前;可以迎着晨风,送走夕阳,漫步在乡间小;也可以擦亮每一颗星星,吻醒每一个黎明。特别是周末班级群里的诗词比赛,更是,效果斐然。

      那小小的班币不能流通,但在学生眼里那就是百元大钞;那薄薄的笔记本也不够精美,现在却被学生视若珍宝。很多时候,我们的孩子需要的不是物质上的给予,而是上的富足,一句肯定的话语,一个深情的微笑,一个大大的拥抱,都能化成孩子努力读书的动力。

      静心读书、潜心思考、努力践行,男孩子要成为谦谦君子,女孩子要成为优雅淑女,这就是我们的卓越三班,我们不一样。是的,每一间教室都应该是天堂,这里有书、有花、有被书浸染的孩子,还有播下读书种子的般的老师!

      选书是阅读活动的开始。学生身边需要有一批藏书,而这些藏书要包括学生感兴趣的种类。所以,选书的先决条件是要有一批近在手边的书,而且,这些书是可以轻易拿到手的。这样一来,只要学生想阅读,就随时可以进入状态。我在班级阅读实践中常用的方法是开设阅读区、好书推荐和建立家庭书架。

      低年级,我会在教室里收集学生手里现有的好书,读读书中的精彩章节,以书生书。中高年级,我常在教室墙上粘贴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经典童书的封面图,涉及数学、科学、地理、历史等多个方面,并及时更新。

      另外,每月上一节阅读推荐课,分主题或分作者向学生推荐系列好书。平日里,我不仅经常浏览各种读书网站,关注最新童书出版信息,还给家长推荐家庭教育的相关书籍,注重家长素养的提升,鼓励家长建立家庭书架,丰富藏书。无论在家还是在学校,当学生随手随地随时都能拿到书的时候,阅读才会慢慢发生。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我们需要耐心地等待他们完成每一个步骤:注意到书架上的书,选出一本自己想读的书,决定去读手里的这本书,坐下来安静地阅读这本书。高年级的学生需要有多方摸索、尝试阅读的机会,才能探索出自己的阅读品位。

      在学校,我经常采用的方式是给学生读故事听,分角色一起读、演一演等。在家里,鼓励家庭亲子阅读,用读、说、写、绘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学生把书中内容最深刻的地方转换成画面,这个画面可以是单幅的,也可以是多幅的,内容可以是连贯的,也可以是跳跃的;再把自己所画的故事,转述给爸爸妈妈听,然后在爸爸妈妈帮助下把口头语言转换为书面语言写下来。

      在阅读中,我们最希望看到的是学生能持续地阅读。如此,阅读才会成为一个立体的三维空间,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可以凭借阅读将自己从现实的狭隘世界中抽离,并经由阅读获得面对人生的丰富体验。所以,在班级阅读过程中,我们需要为学生提供多种交流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更细致的思考,让阅读逐渐成为习惯。

      整个过程中,学生要对原著做深入的阅读,思考书中角色的内涵,体会语言风格与意境,把自己创作的内容和原著融合在一起,还要阅读剧本,理解剧本特点;也要观看话剧、课本剧或音乐剧,感受舞台演出表现与文字表达的不同,找到合适的对接点。而这种阅读方式带给学生的是积极地投入下一个阅读循环。

      很显然,在班级阅读中,选书、阅读、回应这样的阅读循环,中心点是有协助能力的老师。这就需要老师首先是一个阅读者,并尽自己最大所能持续增强自己的阅读专业素养,协助学生形成阅读循环,最终让学生遨游在阅读世界。

      接着我给每人发了一本《一年级趣多多》,并让作家发来读书节的一封信。就这样,我们带着作家的殷切希望,带着校长的谆谆,带着父母的期待,带着儿歌传递的阅读方法,开始了我们的小梅花号阅读火车之旅。

      在孩子们的阅读旅程中,我始终做到每天讲一个故事,遇到节假日,可能同主题的故事会多讲几个。为了增强领读者的力量,我给梅花父母们写了一封《请用故事叩开小梅花教室的门》的信,得到了积极响应,他们纷纷参加。

      到第二届班级读书节时,小梅花已经完全养成了天天阅读的习惯,为了加大孩子们的阅读量,形成你追我赶的阅读竞争势头,我们设计并实施了小梅花阅读漂流书包活动,周周漂流、日日记录、月月评比,阅读就这样产生了!颁时,递到孩子手中的品仍是一本书。二年级的一个暑假,我们成功挑战了200万字阅读量,这都是漂流书包帮我们做到的!

      一个暑假我会举行三次大型的读书会交流活动,晒晒阅读进度、阅读记录、阅读,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为了激发孩子们尽快进入海量阅读的大部队,我们采用天天汇报的方式,通过短信、微信等,展示每个孩子在阅读上的努力,共同孩子们的阅读成长。

      如果只是行走在浪漫积淀海量阅读的上,我们可能看不到彩虹之上的风景。师生共读,深度进行阅读思维挑战,才能真正带孩子叩开阅读之门。三年级时,一个学期,我们共读了《木偶奇遇记》《长袜子皮皮》《苹果树上的外婆》《一百条裙子》《夏洛的网》等几本经典童书。导读、批注、主题探讨……我们往文字编织的世界里,深入地走走,把灵魂带往高处……

      

币安app官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