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北武汉三环科技园
  • 电话:159116031100
  • 传真:027-68834628
  • 邮箱:mmheng@foxmail.com
  •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养花技术
  • 老舍先生致日本作家的遗稿
  •   老舍先生致日本作家的遗稿舒乙老舍先生1965年春天率中国作家代表团访日归来,于1966年元旦给日本作家写了一篇长文详细记述了那次访日的情景,对日本友人给予他的热情款待表示衷心感谢,并祝中日人民之间的友谊持续发达。此文大约有八千字之多。现老舍家属手中存有其手稿的首页和尾页。但不清楚的是,此文究竟发给了谁,也不清楚有没有正式发表。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鉴于当时中国内部的严峻形势,此文在国内肯定是不能以老舍的名义发表的,但无论如何,在某种程度上,此文也称得上是老舍先生的一篇绝笔了,有着非同凡响的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也期望日本朋友能帮助寻找遗稿全文或发表的文字。现将遗稿的仅存文字公布如下:欣逢一九六六年元旦,岁月更新,谨向你们致以崇高的及友爱的祝贺!去年春天,正在樱花盛开的时节,我荣幸地访问了贵国。到处,我都受到你们欢迎与热情招待,使我感激、,我愿在此再一次致谢,我还要提到:在那值得记忆、最愉快的一段时间里,无论是和你们讨论文学问题,还是畅谈世界形势,都使我受到鼓舞,得到可贵的。这是文学史上的美谈。谈到中日人民的深厚友谊,中日的作家便不能不感到……(首页于此中止)(以下是手稿的尾页,即第十九页)可是,老先生(注:当为住在汤河源“御碧山庄”的日本老作家谷崎润一郎先生)的亲切语声,迟缓而慈祥的微笑,与老当益壮的,使我们几乎顾不得看远处的风光了。在老先生的身边,我觉得最美丽,最幸福!这样的景美人好的例子还有很多,可惜我的头昏笔钝,即不一一述说了。我只要说,我永远忘不了那些美景,更忘不了那深厚的友情!我向一切与我们见过面的朋友致谢致敬!在我们告别回国之前,我们却先给日本访华话剧团送行——不,我们应当算是第一批欢迎者吧!若是既算欢送,又算欢迎,我们就享有双重的荣幸了!我们也听说,作家有吉佐和子,陶磁专家小山富士夫,排球名教练大松博文先生,还有电影代表团和其他的朋友,都即将到中国去。听到这些消息的时候,我们是多么兴奋!中日人民的友好真是来往频繁,成为巨潮啊!老舍先生此文写于1966年初,距“”爆发和老舍先生本人不幸离世只有半年左右,是在形势极为严峻的时刻所写。当时,极“左”的文艺已经重重在整个文艺界的上空,文化部、文联的优秀领导干部已经遭到和,已经开始把老一代著名文人打入“另册”,通通弃之不用,故意冷淡他们,让他们的名字尽量少的出现在的视野之中。他们发表文章已成为难事,罕见的退稿之事也已经出现。可是,日本文化界对此并不知情,他们热情地邀请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日本,而且一定要一位知名的文学大家带队。推托不过,再三协商,经上级批准,最后决定派老舍先生当团长,率团员杜宣、茹志鹃访问日本。为了保险起见,决定给老舍先生派两名重量级的“”,时刻不离身,这就是张光年同志和刘白羽同志,他们当年是中国作家协会的党组负责人。搭成这样的严格班子,才敢“放”老舍先生去日本。这一去就是三十六天。始自1965年3月24日,止于4月29日。由东京开始,先后在大阪、奈良、京都、热海、箱根、江之岛、镰仓、仙台、松岛湾、宇都宫、日光等地参观访问。老舍先生亲自登门到过三十多位作家的家中拜访,和日本最知名的文学家、艺术家一一握手亲切交谈,题字赠诗,留影纪念,他们中有中岛健藏、龟井胜一郎、白石凡、武田泰淳、芹泽、木下顺二、阿部知二、志贺直哉、广津和郎、川端康成、末川博、依田义贤、谷崎润一郎、大冈升平、小山富士夫、中村光夫、山村义秀、伊藤整、丹羽文雄、石川达三、川口松太郎、井上靖、土岐善麿、丰道春海、江马修等等。还到活跃在文坛上的知名青年作家水上勉、有吉佐和子、开高健、本多秋五、大江健三郎、城山三郎等人的私宅访问或有他们参加的宴会上作客,又接受了森凡弥久、竹中伸、大芝孝、西口、吉川、重泽俊郎、大原富枝,藤森、崛田、本多、北条秀司、高仓辉、森下文一郎等人的访问和采访。他还访问了日共领导人宫本同志。老舍先生此次访日交游之广,涉猎之深,留下的感人故事之多,都创下了国际文坛交游史上罕见的记录,加上在各地游览,出席各种欢迎宴会,频频出席会、座谈会,观赏戏剧、歌舞和文艺演出,等于在一个多月的日子里和整个日本作家阵营见了面,结成了好朋友,通过谈文学、谈养花、谈武术、谈禅、谈美术、谈历史、谈古诗,谈食文化……在日本掀起了一股“老舍热”。由于老舍先生的个人魅力和多知多识,文武双全,身上继承了中国古代传统文明,会多种文艺形式的技艺表演,加上口才极佳,为人谦和,热情洋溢,让本来就古老中国文化的现代日本人倍觉亲切,他们仿佛觉得来了一位真正有唐朝遗风的典型中国文人,对他表示了极大的兴趣,以空前的热情向他表达了诚挚的欢迎和对中华文明的尊敬。他在日本还留下了大量即兴创作的诗歌和书法,其中一些被他记载在日记里,得以流传。这一切,与当初国内的勉强组团和不得已而为之有着天壤之别,结果大出预料之外。解放后,老舍先生一共有七次出国访问的经历,唯有这一次是由他带队,是一次特别成功的出访,也是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虽然,出访的国内背景是异常的严峻。一年半之后,在老舍先生离世之后,日本作家井上靖、水上勉、开高健三位先生相继写文章悼念他,是世界上第一批公开写文章悼念老舍先生的人,他们深情地怀念老舍先生,回忆他于一年多以前在日本访问时的情景,讲了许多动人的好话。当时中国作家几乎全数都处在不知情和没有发言权的境地。后来,在“”之后,巴金先生曾不止一次在自己的讲话中,在《随想录》中,感谢日本作家,反复地说日本作家是有的正直的挚友,值得深深敬佩和永远不忘。那份老舍先生在重压之下完成的多达八千多字的致日本作家、朋友的长文要是有朝一日能重见天日,该有多好,盼着它的再现吧,那可是件大宝贝。

币安app官网下载